|
|
古人云:“民以食为天”,可见吃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,是民之根本,很早以前古人就懂得:“务五谷则食足,养桑麻、育六畜则民富”的道理。到了现代,虽然人类已经从农耕社会、工业社会发展到了信息社会,但农业的重要地位依然没有改变,各国均把农作物产品视为战略性资源。据专家推算,在人类采集渔猎时,世界最多能容纳1000万人口,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由榨取生物环境到控制生物环境的转变,世界人口才逐渐以亿计数。特别是近一百年,农业先后出现了机械化、化学化以及生物科技三次革命,使得世界上粮食的增长始终高于人口的增长,维系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。
中国是农业大国,是世界上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起源中心,有237种栽培植物起源于我国,其中属于大田作物的有21种,稻、粟、黍、稗、高粱、大豆、荞麦、山药、芋等均起源于我国。我国有悠久的农业历史,前文所提到的“五谷”即:黍、稷、麦、稻、菽,为我国的传统粮食作物,相传为黄帝所开创种植。成书于后魏(公元386~534年)的《齐民要术》记载了豆禾轮作、间作套种、保墒耕作等先进的农耕技术,明代的《农政全书》集我国传统农业之大成,涉及了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等诸多方面。到了现代,我国的农业成就更是为世人所瞩目,以占世界7%的耕地,养活了占全球22%的人口,为人类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黍 稷

菽 小麦

水稻

|
|
|
 |
版权所有: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:100093 电话:010-62590835
网站备案号: 京ICP备16067583号-24 文保网安备案号:110108007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