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见血封喉(箭毒木) Antiaris toxicaria Lesch. 高大乔木;具剧毒乳液。幼枝被褐色柔毛。幼树之叶被长粗毛,具锯齿,大树之叶长椭圆形,先端骤短尖,基部圆或浅心形,两侧不对称;托叶披针形,早落。雄花序盘状,苞片舟状三角形,被毛;雄花花药具紫斑,花丝极短。核果梨形,具宿存苞片,鲜红至紫红色。花期3-4月,果期5-6月。产华南至云南南部。多生于低海拔雨林中。南亚至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,变种分布于大洋洲和非洲。树液有剧毒,人畜中毒则死亡,可制毒箭猎兽;茎皮纤维可作绳索。 本种树液有剧毒,人畜中毒则死亡,树液尚可以制毒箭猎兽用。 乔木,高25-40米,胸径30-40厘米,大树偶见有板根;树皮灰色,略粗糙;小枝幼时被棕色柔毛,干后有绉纹。叶椭圆形至倒卵形,幼时被浓密的长粗毛,达缘具锯齿,成长之叶长椭圆形,长7-19厘米,宽3-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,两侧不对称,表面深绿色,疏生长粗毛,背面浅绿色,密被长粗毛,沿中脉更密,干后变为茶褐色,侧脉10-13对;叶柄短,长约5-8毫米,被长粗毛;托叶披针形,早落。雄花序托盘状,宽约1.5厘米,围以舟状三角形的苞片,苞片顶部内卷,外面被毛;雄花花被裂片4,稀为3,雄蕊与裂片同数而对生,花药椭圆形,散生紫色斑点,花丝极短;雌花单生,藏于梨形花托内,为多数苞片包围,无花被,子房1室,胚珠自室顶悬垂,花柱2裂,柱头钻形,被毛。核果梨形,具宿存苞片,成熟的核果,直径2厘米,鲜红至紫红色;种子无胚乳,外种皮坚硬,子叶肉质,胚根小。花期3-4月,果期5-6月。 产广东(雷州半岛)海南、广西、云南南部。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雨林中。斯里兰卡、印度(包括安达曼群岛)、缅甸、泰国、中南半岛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(苏门答腊、爪哇、加里曼丹,苏拉威西)也有。变种分布于大洋洲和非洲。 茎皮纤维可作绳索。 

|
|
|
 |
版权所有: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:100093 电话:010-62590835
网站备案号: 京ICP备16067583号-24 文保网安备案号:1101080078 |